協助管理“治安、交通、水務、消防、森林”等場景后,人臉識別又新增一應用場景。

了解到,近日,位于江蘇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,在校門口、學生宿舍大門口、圖書館、實驗樓等場所安裝了人臉識別門禁;同時,在部分試點教室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,用于日?记诤驼n堂紀律管理。
試點教室人臉識別系統
校方相關人員介紹稱,學生進教室后,將自動識別個人信息,系統自動簽到簽退,全程監控學生上課聽講情況,就連發呆、打瞌睡和玩手機等動作行為都會被識別分析出來。
據介紹,中國藥科大學引入人臉識別系統是學校教務部門的要求,意在減少學生逃課、早退、花錢找人代課以及上課不認真聽講等行為,提高學生到課率,嚴肅課堂紀律。
對于在教室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行為,該校學生也提出質疑,稱此舉有“侵犯個人隱私之嫌”。然而,校方給出的回答是,“學校已向公安部門和法務部門咨詢,由于教室屬于公開場所,因此不存在‘侵犯隱私’的說法!
同時,上述校方相關人士還表示,學校將根據教務部門反饋意見,視情況而定是否在所有教室都安裝人臉識別系統。
消息一出,各大媒體爭相報道,在微博上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,并一度上熱門話題。

有網友指出,“讀書是靠自己、靠自覺的,如果需要通過校方監督來教育管理,估計也沒什么希望了”。

也有網友稱,“為什么不能通過授課方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”。

更有極端的網友提出,“建議學校全部都安裝該系統,老師愛崗敬業、食堂衛生安全、保衛科高枕無憂”。

有網友提出,“校方應該找到學生逃課的根本原因,而不是從表面解決問題”。
而在社交網絡發起的一起投票,也反應出網民的意見。
截至9月3日10點,共有1.6萬人參與投票,其中9869人持反對意見,3547人表示支持,2449人表示無所謂,376人選擇其他。
從網友評論看,大部分人呼吁,在校長、老師辦公室安裝該系統,大家一起互相督促學習,共同進步。
中國藥科大學此舉可謂“用心良苦”。近年來,我國高校學生“逃課、代課、幫喊到”等亂象叢生,令校方管理者頗為頭疼。
為此,各高校為治理“曠課”現象可謂煞費苦心,比如,有的老師上課前建立微信群,只能通過掃碼進入;有的老師通過一款課堂投票表決器,構成了一個課堂互動表決系統,讓翹課的學生無處遁形;還有的老師通過課堂布置小作業,要求當堂完成,來規避學生翹課……。
上述方法雖然可以有效治理逃課現象,但“代課”現象依然屢教不止。而此次中國藥科大學試水的“人臉識別系統”,直指“代課”問題,同時還將督促學生上課認真聽講。
雖然校方做出的決定是為“督促學生學習,提高到課率”,但是這份“用心”恐怕用錯了地方,學生并不買單。
元芳,你怎么看?